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种鸟类,属鸵形目鸵鸟科,它的体型非常大,不会飞但是奔跑的速度非常快。鸵鸟的全身都是宝,其羽毛、皮、肉、蛋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。鸵鸟的生长速度非常快繁殖力强,且易饲养,目前在我国有多个鸵鸟养殖场,专门养殖鸵鸟来满足人们对健康美食的需求。那么,鸵鸟在宰前要怎么进行饲养才能确保鸵鸟肉的质量呢?
鸵鸟运到屠宰场后,要经官方兽医检验合格,再按批次、体重及强弱等情况分圈分群饲养。对肥育良好的鸵鸟,喂饲料量要有所减少,对体质瘦弱的鸵鸟,应采用直线肥育或强化肥育的饲养方式,以在短期内迅速增重、长膘,改善肉质。
鸵鸟运输时,因环境的改变和受到惊恐等外界刺激,易使鸵鸟过度紧张,引起疲劳,破坏或抑制正常的生理机能,致使血液循环加速,体温上升,肌肉组织内的毛细血管扩张充血,血液大量流向肌肉毛细血管内或渗入肌肉组织内。这样不仅在屠宰时造成放血不完全,且因肌肉的运动,使肌肉中乳酸增加,宰后加速鸵鸟肉的腐败和影响皮的品质。
鸵鸟宰前应断食12小时以上,断食的目的主要有:
(1)有利于放血完全和内脏清洗。若宰前饲喂大量的饲料,则消化和代谢机能旺盛,肌肉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内充满血液,宰时放血就不完全,易导致肉的腐败,还因为内脏中充满内容物,屠宰时不便于内脏的清洗和处理。
(2)防止肉质污染。宰前食之太多,消化道内充满内容物,易污染肉质,污染环境,难于处理。
(3)节约费用。宰前断食可节省饲料,降低成本,减少劳动消耗,省工省时。
(4)减弱鸵鸟挣扎,保持鸵鸟安静,便于宰杀与放血,既保证了鸵鸟宰前免受外伤,又可保证人员的安全。
宰前鸵鸟要断食,但不能断水,应供给充足饮水,让其自由饮水,以保证待宰鸵鸟正常的生理机能,调节体温,促进粪便排出,并使宰时放血完全,获得高品质的肉类。如果鸵鸟宰前出现消化不良时,不能放任不管,应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轻泻药,以助排泄,通常用2%的芒硝水来喂养鸵鸟,促使排粪。
值得注意的是,鸵鸟宰前4小时要断水,以防屠宰时胃肠道内积水太多,影响内脏的处理。在鸵鸟被宰杀之前屠宰人员要做好检验与检查的工作,这样就可以确保其鸵鸟肉的卫生,可以有效的防治疾病的传播。这样才能保证待宰杀鸵鸟的生产生理机能,也可以有效的提高鸵鸟肉的质量。